一学就懂 on MSN
“薛定谔的猫”真的“既死又活”吗?为何没人实验验证?
薛定谔的猫,只是一个思想实验,更严谨来讲根本就不属于科学范畴,更应该属于哲学范畴,所以“薛定谔的猫”是不是“既死又活”,更像哲学问题,无法通过科学实验来验证。
在药物研发和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中,量子技术可能带来的革命性突破正在逐步显现。最近,布里斯托大学获得了220万英镑的资助,这笔资金将为量子技术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在原子级别上精准设计药物,这将如何改变医药行业的格局?而在能源领域,量子技术又将如何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效率提升?
精确测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在生物成像、半导体缺陷检测以及深空天文观测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传感器技术长期受限于“标准量子极限”,难以在精度和分辨率上进一步突破。为此,科学界将目光投向分布式量子传感器——一种通过将多个分离的传感器连接至同一量子系统,利用量子效应提升测量性能的前沿技术。尽管该领域在提升测量精度方面已取得进展,但在高分辨率成像中的实际应用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2025年适逢量子力学创立一百周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授予了在人造电路中率先发现宏观量子力学现象的三位物理学家——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约翰·马蒂尼斯(John M.
以下内容来自科技日报,记者张梦然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量子技术中心团队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成功构建了全球首个具备超高分辨率的分布式量子传感网络。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标志着量子传感技术向实用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为下一代精密测 ...
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术是挑战人类调控微观世界能力极限的世纪系统工程,是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量子信息既是量子科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未来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 ...
导读:近日,谷歌量子AI团队在《自然》杂志发布重磅研究成果:其Willow量子芯片成功运行全新"量子回声"(Quantum Echoes)算法,首次在硬件层面实现可验证的量子优势,运算速度较当前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提升13000倍,标志着量子计算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 。 10/27/2025,光纤在线讯,近日,科技巨头谷歌宣布其量子计算研究取得重磅突破。谷歌量子 AI 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发 ...
【姚期智:人类面临三大新技术风险 需要整体安全观来应对】10月25日举行的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主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就人类所面临的新技术带来的三大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示了应对之道。近年来,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的出现,带来了一些风险。姚期智认为,我们应该将这些风险视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风险的延伸。“我们要有全面、整体的安全观,来应对这些新的安全新形势。” ...
智东西10月23日消息,今天,谷歌宣布了一项重大的算法突破,研究团队借助最新一代量子芯片Willow,首次成功让量子计算机在硬件上运行可验证算法。和超级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速度提升了约13000倍。相关研究登上了学术顶刊Nature的封面。
10 月 22 日,这篇论文正式刊登。论文作者主要来自谷歌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谷歌表示这一成果首次让量子计算机能在硬件上运行可验证算法,不仅超过了此前速度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而且将速度提高了 13000 倍。
研究探索光的量子态(如相干态、压缩态)、量子纠缠等非经典现象 ... 显示出来的性能就会比经典信息要好很多,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并将赋予量子光学以崭新的生命力。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