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艾瑟特团队的研究,撕开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裂缝。他们发现,就算排除硬件缺陷、环境干扰这些常见问题, 计算复杂性理论 本身的内在约束,也会显著限制量子纠缠的应用效果。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设计了一款理论上能跑1000公里每小时的汽车,却忽略了空气阻力 ...
精确测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在生物成像、半导体缺陷检测以及深空天文观测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传感器技术长期受限于“标准量子极限”,难以在精度和分辨率上进一步突破。为此,科学界将目光投向分布式量子传感器——一种通过将多个分离的传感器连接至同一量子系统,利用量子效应提升测量性能的前沿技术。尽管该领域在提升测量精度方面已取得进展,但在高分辨率成像中的实际应用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术是挑战人类调控微观世界能力极限的世纪系统工程,是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量子信息既是量子科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未来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 ...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量子技术中心团队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成功构建了全球首个具备超高分辨率的分布式量子传感网络。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标志着量子传感技术向实用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为下一代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量子科技从实验 ...
10 月 22 日,这篇论文正式刊登。论文作者主要来自谷歌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谷歌表示这一成果首次让量子计算机能在硬件上运行可验证算法,不仅超过了此前速度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而且将速度提高了 13000 倍。
光明日报北京3月3日电(记者晋浩天)北京大学王剑威和龚旗煌团队与浙江大学戴道锌等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实现了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涡旋光量子纠缠源,研发出全球首例量子纠缠涡旋光发射芯片,为高维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片上离子与原子操控等 ...
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0月4日正式揭晓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给了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约翰·弗朗西斯·克劳泽、奥地利量子论物理学家安东·蔡林格,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纠缠上的贡献。很遗憾,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 ...
北京大学王剑威和龚旗煌团队与浙江大学戴道锌等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实现了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涡旋光量子纠缠源,研发出全球首例量子纠缠涡旋光发射芯片,为高维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片上离子与原子操控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相关研究成果 ...
为解决多体纠缠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循环位移对称性(CSS)的W态纠缠测量研究。他们通过构建稳定的三模式DFT光学电路,成功实现了对三光子W态的高保真度判别,测量判别保真度达0.871±0.039。该研究为多体量子 ...
针对传统线性见证(Witness)无法有效检测部分量子纠缠态的问题,海南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团队创新性提出多副本非线性检测策略。研究通过构建WAB'?VBA'型复合见证算子,成功识别贝尔态、Werner态等典型纠缠态,并实现三体GHZ态的双体见证检测。该成果 ...
量子芯片作为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构建的新型芯片,由操纵和利用单个或多个量子比特(qubit)构成微型电路板,在信息处理与存储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传统计算机中仅能表示 0 或 1 两种状态的经典比特(bit)不同,量子比特虽也存在 0 和 1 这两个可能 ...
当我们畅想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时,严谨而细致的物理学家们是怎么看的呢?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借助量子理论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在他看来,眼下火热的人工智能研究绝不仅是计算机学科一家的事情,它涉及心理学、物理学、脑科学 ...
一部の結果でアクセス不可の可能性があるため、非表示になっています。
アクセス不可の結果を表示する